7月20日,文学院“言耕东乡”实践团赴临夏东乡县开展以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实地走访深交流,亲身体悟普语重。实践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红庄村、李坪村,在与当地居民交流过程中发现,多数老人不太会说普通话,仍靠方言交流。而年轻人和学生普通话应用较好,可见乡村地区普通话推广显著。探访李坪村,了解到该村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,但该村内部文化教育程度有明显差异,这让我们团队每一个人都深刻认识到传播普通话的重要性。

海报宣传普知识,问卷调查显实情。实践团成员在红庄村和李坪村均开展了入户走访。在两个村庄里,团队成员向村民分发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海报,普及“讲普通话、写规范字”的重要意义。同时了开展问卷调查,过程中发现村民规范字书写能力普遍良好,并且了解到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都是普通话教育。这让团队成员意识到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十分重视。

激发学趣燃热情,播撒薪火传种子。为让普通话推广更接地气、更受青睐,实践团在红庄村专为孩子们设计了“绕口令比拼”“课文朗读”等趣味活动,以轻松互动的形式纠正发音、培养语感,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。团队成员还给小朋友赠送了小礼品,鼓励他们坚持“说好普通话、写好规范字”,从青少年群体入手夯实推广基础。

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,普通话是畅通交流的桥梁,更是乡村振兴的助力。团队协作不仅增强了成员的责任意识,更坚定了大家以语言推广服务乡村发展的决心。(图/文:魏琳;审核:王祎敏)